郡望即地望、郡姓。“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郡望
沂水郡:即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境域。在夏王朝时期,即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沂水北境、东境入青州,南境入徐州。商王朝时期,沂水地属人方。西周时期,沂水地属鲁国。春秋时期,沂水地为郓县,莒鲁之争后地入齐国。战国时期,沂水地为盖邑。秦朝时期,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西汉时期,沂水地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废城阳国,沂水地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两县升为郡。三国时期,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晋元康七年(丁巳,公元297年)分东莞置东安郡。自东晋永嘉年以后,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东晋咸和二年~义熙五年(公元327~409年),沂水地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南北朝时期,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正式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朝末年,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从此沿用至今。唐朝时期的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沂地属莒州,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山东临沂)。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北宋时期,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国时期,金太宗天会四年(丙午,公元1126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国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宋端平元年(甲午,公元1234年),元、宋联手灭金国,沂地此时归蒙古汗国,(己卯,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明朝初期因之,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初期因之,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改属莒州,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改属沂州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设道,沂水县属岱南道。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改属济宁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属琅琊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裁道,沂水县直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2月设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沂水县属之。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6月,日寇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据沂水城,沂水沦陷。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3月,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东分局直接领导。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2月,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原沂水县境除中部改为沂中县外,西南部划为沂南县,南部划为沂临边联县,东南部划为沂东县,东北部划为莒沂边县,北部划为沂北县,西北部划为沂源县,而后又几经分合,归属不一。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8月,沂中、沂东县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省战工会改称)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沂蒙专署。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1月,沂北、莒沂边县属沂山专署。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7月,沂中县属鲁中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13日属山东省政府(省行政委员会改称)鲁中行政公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7月17日,属山东省政府鲁中南行政区公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7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恢复沂水县名,沂北与莒沂二县合并为莒沂县,属沂蒙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沂水、莒沂县仍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1950年5月11日属山东省人民政府沂水专署。1953年8月沂水专署撤销,并入临沂专署,莒沂县撤销,九个区归沂水县,沂水县属临沂专署。1967年县改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临沂行政公署,1995年4月21日临沂行政公署撤销,建立临沂市(地级市),县仍属之。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阳都县:汉朝时期县名,隶属于徐州琅琊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疃村一带。汉朝灭亡后即被废黜。
堂号
沂水堂:以望立堂。
阳都堂:以望立堂。
陇西堂:以望立堂。
启胤堂:资料有待补充。
谏议堂:以祖先阳城官职立堂
生成八字算命网所有分析的资料,仅供网友参考,不负法律责任!
梅州市华宇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0-2021 粤ICP备18001315号 网站地图
热爱伟大祖国 维护民族团结 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