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历 > 名俗节日 > 冬至习俗,民间在冬至时都有哪些习俗?

冬至习俗,民间在冬至时都有哪些习俗?

来源:生辰八字算命网   2011-10-23  

古代纪念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九九消寒图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地方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莆田冬至习俗

 

莆仙方言有句谚语“冬至夜大过三十夜,冬至早大过初一早”。莆田人把冬至当成一个重要的节日,对其重视的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经过代代相传,莆田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文化。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民俗专家林洪国,为大家解读莆田冬至习俗。

 

  莆田人是从冬至的前一夜就开始过节,凡外出者这天要尽量回家与亲人团聚。在冬至前一晚,全家团聚搓汤圆成为一项重要活动。“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莆田人搓汤圆从祖上传承下来,有许多讲究。林洪国说,先要准备一个圆竹匾,在里面分别摆上生姜、红糖、10双新筷子、大柑橘、一枝“三春”。这些物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寓意,生姜取“旺盛”之意,要越大越好;红糖寓意“甜甜蜜蜜”,为了方便,有的用白糖来代替;10双新筷子则象征“十全十美”。俗称的“三春”是一枝贴着2个鲜艳的胖大娃娃的红纸片,福禄寿齐全,一般插在大柑橘上面。

 

  他说,备好这些物品,接下来就是和面搓汤圆了。除了搓白汤圆,还要捏金元宝、舂米工具和小狗等形状的“汤圆”来祈福。捏金元宝和金钱饼(银元),祈求财源广进;捏舂米杵和舂米石臼,祈求五谷丰登;捏小狗,看宅护院保平安。在搓汤圆的时候,还得注意不要掉到地上。这是古时劳动人民的朴素传统,希望人们爱惜食物。

 

  “冬至暝”是全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于是莆仙方言中就有了“爱吃汤圆,天不亮”的说法。冬至早上,家人煮好的汤圆要先捞出两小碗用于祭祖,然后另取一些汤圆放凉,贴在自家门楣两侧的春联之上,左右各一颗,祈求家族兴旺发达。吃完汤圆,一家人就出门扫墓去了。

生成八字算命网所有分析的资料,仅供网友参考,不负法律责任!

梅州市华宇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0-2021 粤ICP备18001315号 网站地图

热爱伟大祖国 维护民族团结 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