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 > 姓氏起源 > 苏姓的来源_苏姓起源_苏姓的来历

苏姓的来源_苏姓起源_苏姓的来历

来源:生辰八字算命网   2020-04-07  

 

苏姓的来源_苏姓起源_苏姓的来历


苏姓的来源_苏姓起源_苏姓的来历

 

历史发展

 

起源

 

苏(Sū)姓,源出有七:

 

源流一

 

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据家谱记载,苏姓人的远祖颛顼生子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重黎和吴回在帝喾时相继担任管理火种之官,官名火正,又称祝融。后来,吴回生陆终,陆终有子6人,其中长子名樊,在夏朝时被封于昆吾(今河南许昌东),以封地名称为姓,称昆吾氏。再后来,昆吾氏的子孙中又有人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其子孙也以封地为姓,姓苏,成为当今苏姓人中最早的一支。

 

苏姓为出自己(妃)姓,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周武王时,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称为苏忿生,后迁于温邑(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时,苏国被狄(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人攻灭。苏国的后裔就以国名“苏”为姓,其得姓始祖为苏忿生。

 

昆吾公是苏姓的先祖,这是诸多苏谱所公认的。樊封于昆吾,又称昆吾氏。也就是说,由陆终及部族发展衍变而来的昆吾部族,其首领亦称“昆吾氏”即苏谱上的“昆吾公”。“昆吾”的字义,《夏小正》解释为:“昆,小虫。”又称,“昆者,众也。”“小虫动也。”《说文通训定声》认为,昆吾为众虫之意,吾即音的尾语。昆吾源自陆终,二者都有“众虫”之意,一方面反映二者的图腾相近;另一方面说明其部族人口众多,兴旺发达。《国语》、《史记》都记载,昆吾为“夏伯”。

《吕氏春秋》记载有“昆吾作陶”。《说文》及其相关著作也有“昆吾者,壶之别名。”“昆吾,圜器也。” 昆吾氏也在中原地区活动。他们的踪迹与夏人相近,如在山西传说有夏都安邑的地方,有“昆吾亭”。河南濮阳为“颛顼之墟”,这里不仅有“昆吾台”,也有“昆吾之墟”,《竹书纪年》写道:“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苏。”“帝芬”,有的书中记载为“帝槐”,是夏代第8个王,属于夏代中期。

 

源流二

出自乌桓族。据《汉书》所载,辽东乌桓在汉武帝时附汉,他们分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地,其中有改汉姓苏的。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汉时期代北鲜卑慕容部首领苏拔庞,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北方的鲜卑族人,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就参加了东汉政权对辽东诸胡叛军的讨伐,其中鲜卑慕容部大都护苏拔庞在这次讨伐中立有显赫战功,被汉和帝刘肇封为率众王,并被赐金帛。随后,苏拔庞又在东汉王朝讨伐乌桓部的过程中再立功勋。

  慕容·苏拔庞的后裔子孙,到南北朝北魏时期分衍有拔略部,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在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实施中,汉化为单姓苏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出自清代以后部分少数民族有苏氏或改姓苏:

① 清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改苏姓,锡伯族苏木尔氏,汉姓为苏。

② 裕固族苏勒都斯氏,汉姓为苏,土族苏卜氏,汉姓为苏。

③ 羌族苏蟒达房名,汉姓为苏。

④ 彝族阿苏氏,汉姓为苏……其他少数民族亦有。

源流五

回族苏姓起源: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回族苏姓大多取自回族名首音。

如“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姓”。(《中国回回姓氏来源》)再有,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苏家回族老人讲,元末明初一位波斯商人名叫苏拉玛尼,沿丝绸之路来到韦州经商,并长期定居下来,其后裔均姓苏。”(《中国回族大辞典》)此外,也有因“速来蛮”的“速”(与苏音相近)赐给苏姓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锦衣卫指挥佥事速来蛮四世孙乌令班时,便赐给姓名苏荣。其后均以苏为姓。回族苏姓中也有的是改姓。元代时,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来的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苏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为妻,其后便以苏为姓。

 

源流六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苏都哩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达斡尔族苏都哩氏,亦称苏都尔氏、索多哩氏、索多尔氏,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duri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索氏等。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今白族、侗族、苗族、黎族、彝族、土家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契丹族辽朝皇室耶律姓,元朝以后,耶律氏族人为了躲避祸乱,纷纷转改为其他姓氏,其中有改为汉姓苏氏,并融入汉族,成为北方苏姓的重要一支,世代相传至今。

 

始祖

 

苏忿生、苏韰王、苏马諟、苏侯延、慕容·苏拔庞、突骑失·苏禄、苏伐垒、苏唐磨、苏失利之、苏吠、阿合抹(苏唐)、苏继芩。

 

分布

 

苏姓人口的主要分布:

 

江苏

 

苏姓分布的重点地区。在江南地区分布着苏轼的后裔,

其中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约1500余人。武进的安家舍乡前舍周围的十余个村庄;薛家乡晨光村委苏家村(沿河苏家村)等村庄,有大量苏氏分布。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共2400余人。太仓、无锡、镇江、苏州、南京、宿迁、徐州等地区有苏氏分布。在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海等地分布着数千户苏姓人家,他们也是苏东坡的后裔,原居于苏州阊门,明初“洪武赶散”时随章士诚来到了“苏家咀”。“苏家咀”位于建湖附近,是江南北迁苏氏的集散地。另在宜兴元上乡毫阳村、可酉乡等均有苏氏分布。在常熟的唐市镇,珍门上仙村、周行陶舍村等也有苏姓分布。江苏如皋也有大量苏姓分布,其中苏家巷因长寿闻名,乾隆帝曾两次赠匾,建百岁坊。

上海

 

嘉定的苏姓有1612人,在全县的姓氏中排名第44位,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嘉西人数最多。嘉定还有满族苏姓,但其来自辽宁。金山县、崇明县也有苏姓。宝山县苏姓有100。余户,在吴淞、大场、盛桥等乡镇均有分布。南汇县主要分布在彭镇、大田、老港等乡镇。川沙县,共有苏姓宗亲1140余人。

浙江

 

温州、海宁、杭州、宁波、瑞安、玉环、苍南、平阳、泰顺等地均有苏氏分布。

 

福建台湾

 

莆田、同安、晋江、安溪、南安、惠安、永定、海澄、厦门、德化、永春、南平、闽清、泉州、福州,安溪湖头及台湾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广东

 

潮汕地区分布有苏姓宗亲20余万,在顺德、梅州、汕尾等地都是潮汕支派,有许多已迁居海外。在普宁、海丰、潮州、怀集、罗定、信宜、顺德、南雄、东莞等地均有苏氏宗亲联谊组织。广州、南海、佛山、阳江和茂名等地也有苏氏分布。

 

海南

 

苏氏宗亲,分布在儋州,文昌等地。

 

广西

 

玉林、浦北、合浦、藤县、梧州、岑溪、容县、北流市、平南、蒙山、昭平等地源流扁的苏氏宗亲多是明、清时从闽、粤两省迁来。贺县、灵川、乾江、南宁、宁明、桂平、陆川、博白等地也有苏氏。

 

云南

 

昆明、苍山、石屏、嵩明、保山(汉庄镇幸美村约150户)、楚雄州双柏县大庄镇(苏氏不下于1000户)也有苏氏分布。

 

四川重庆

 

苏姓分布较为广泛,如双流、苍溪、青川、巴县、内江、资阳、江津、永川、三台、自贡、成都、江油、蓬溪、合江、泸州、乐山、长寿、宗庆、广安、渠县、南川、丰都、南充、铜梁、犍为、黔江、隆昌、璧山、双流、奉节等等。仁寿的洪峰、彰加、青岗、分水等乡镇都有苏姓分布。

 

湖南

 

津市、攸县、茶陵、平江、长沙、湘阴、宁乡、桃江、浏阳、武冈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湖北

 

红安、京山有苏氏分布。

 

江西

 

上饶市广丰县、德安、崇义、永新、有苏姓分布。

 

安徽

 

萧县周围的苏、鲁、豫、皖地区,也有苏姓分布,他们多是唐末苏检的后代。在安徽的皖南地区,也有苏姓分布,其与浙江、江苏的苏氏分布较为接近,分属眉山派和铜山派。

 

河南

 

苏姓的起源地和聚集地,至少有三十余个县、市都有与苏相关的地名,如苏村、苏庄、苏营、苏阁、苏桥、岗苏、苏王、苏楼、苏木、苏所、苏堤、苏班枣、苏秦村等,它们是古今苏氏族人生活轨迹的反映。太康的苏姓分布在城郊、九岗庙等乡镇。

商丘全县有328个姓氏中有苏姓。

南乐县苏姓分布在县城苏岳村为2023人 南张村、苏苑村均有苏姓分布

鹿邑的苏姓分布在苏湾、苏庄、葡萄架等村。

林县的城关镇等也有苏姓分布,全县的苏姓人口为 3367人。

长葛全县206个姓中有苏姓,主要分布在苏楼、苏庄、苏菜园

、东魏庄村等地。

 

洛宁、新安均有苏姓。孟津的苏姓分布在老城村等地。

汤阴全县231个姓氏中,苏姓共777人,其中北 大街的苏姓出有不少人才。

夏邑的477个姓氏中有苏姓,也有苏庄。扶沟的279个姓氏中有苏姓,汴寨村等有苏姓分布。

光山槐店乡苏上湾村、朱湾村也有苏姓分布。陕县的前史村、苏村等有苏姓。淅川的180余个姓氏中有苏姓大以县城小街苏姓居多。

鄢陵的231个姓氏中有苏姓。

虞城的328个姓氏中有苏姓,并有回族苏姓。商水281个姓氏中有苏姓,分布在邓城乡白蛇岗等村。

西华249个姓氏中有苏姓。

新县的272个姓氏中有苏姓。浚县的337个姓氏中有苏姓,人口在一千至一万人之间。禹州的白沙南街等村有苏姓分布。

 

沈丘的槐店镇苏堕等村也有苏姓。西平的302个姓氏中有苏姓。安阳县的辛店乡东招贤村也有苏姓居住。延津的 265个姓氏中有苏姓。长垣的东赵堤、邱村等也有苏姓分布,信阳的城阳城址保护区苏楼村也有相当数量的苏姓分布。巩义、新乡、辉县、郾城、镇平、南召、、孟州、荥阳、民权、睢县、潢川、获嘉等地,也有苏姓分布。

清丰的阳邵乡苏堤也有苏姓居住。

 

陕西

 

武功是苏武、苏卓、苏蕙的故乡,在该县有苏武墓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苏坊村为苏氏祖居地。高陵、延安、扶风、华县、吴旗等也有苏姓分布,随着时代变迁已有北迁至内蒙地区的汉族苏姓。

 

宁夏

 

在吴忠县、西吉县有回族苏姓。隆德县有汉族苏姓分布。

 

甘肃

 

在靖远县,正宁县宫河镇,庄浪县阳川乡、永宁乡、良邑乡、通化乡、南坪乡、卧龙乡苏家山村,静宁县古城乡、曹务乡等地有大量苏姓分布。

 

山西

 

怀仁的田庄、陵川、洪洞、襄汾、原平、安邑以及沁水的苏山村、南郭村、杏林、苏庄,晋中平遥县的苏封村等均有苏姓分布。

 

山东

 

德州、淄博、莱阳、济阳、烟台、宁津、寿光、蓬莱、栖霞、济宁、枣庄、章丘、聊城、菏泽、临沂等地有苏姓分布。

 

河北

 

青龙的小马七彩乡青河沿等地有苏姓分布。宣化的新堡、青羊岭、郭隆庄等;阳原县的曲长城、老君营村等都有苏姓分布,苏姓在阳原县原属名门望族,曲长城村部分苏姓向东部搬迁,定居于老君营村。在清河县共有苏姓3178人,分布于全县的19个乡镇,涉及的村庄有申花庄、西垒桥、后苏、白沟驿、侯召村、大琉璃村、何庄等。宁晋有苏家庄,文安的苑口村等地均有苏姓分布。正定苏姓历史悠久,现存苏姓人口至少有1971人,分布在南关村、固营村、店上村等地。藁城、辛集、保定、高阳、晋县、满城、唐山、故城也有苏姓分布。

北京、天津有苏姓。

内蒙的托克托有苏姓。

辽宁锦州、新民、海城、锦县、沈阳、辽阳、兴城、金县、朝阳有苏姓。

吉林伊通的新家村,有苏姓居住。

苏氏在台湾的分布 据1978年台湾官方统计资料,其各县市共有1694个姓,苏姓列第23位,人口总计达19万余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县、台北县、台北市、台南县、高雄市。在乡镇、区级,依数量分别为高雄路竹、台南善化、云林北港、台北市松山区等。

 

青海

 

一、苏氏青海籍支脉的源流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五十个民族在境内六州一地一市的所辖县(市)居住。大部分汉族是明洪武年间移民实边(江南人称赶散)时,由江苏、江西、湖北、山东、山西等地迁移到西宁、海东、海南、黄南各地,也有随军留居的。《青海地方史略》记载:“现今青海汉族居民大都是明初的军户或民屯而来,民间传说:“从南京竹子巷或竹丝巷,也有说珠玑巷而来云云。”民间保存的碑记和谱牒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唯独青海苏氏与上述有所不同,清同治十二年族谱记载:

青海苏氏祖籍南朝古都金陵(今南京市),唐宋时乃当朝望族,元始祖苏明善(祖传元朝汉将)大德元年(1297年)时即居京都,子苏世元,孙苏孟春,曾孙苏友朋、苏友宾家居南京城东关苏家街(亦云苏州仁里村)。明洪武中苏友朋子苏平基,苏友宾子苏平业堂兄弟俩受命率兵三百西征而来,平基授丹噶尔游击(今湟源县城)镇守边关,平业把守西川小堡子(今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关卡,兄弟离任后,遂入籍留居西宁,部分兵卒亦随留此地。

苏氏后裔因人丁兴旺,宗族势力渐强,故成为西土名家,便建起本祖祠堂,地名由将台湾更名为苏家河湾。平基、平业子孙有袭父职在军中者,有经营他业者,其曾孙苏德与弟苏善、侄苏尚珠等从西宁分别后携子苏尚珍迁至互助沙塘川三其堡耕读为业,繁衍生息,终老于此。

万历十六年(1533年)苏德十世孙苏煦奉命到互助新添堡任把总,其后裔定居此地至今。苏善、苏尚珠及其后裔除一支留居西宁,其余在明中后期和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相继离别故土,流落至省内大通、湟中、湟源、互助、门源、化隆、乐都和甘肃天祝、临夏以及新疆等地谋生定居至今。

考察表明,青海苏氏自平基始祖至今有六百三十余年,繁衍四十余代。据不完全统计,人口约有两千三佰余户,近万余人之多。

 

二、青海苏氏始迁祖一至十世简况

一世祖:苏平基[2]  ,明洪武中任西宁卫丹噶尔游击,苏平业,把守西川小堡子关卡;系青海苏氏始祖,居西宁。

二世祖:苏俊恭,袭父军职,苏俊敬事迹不详,居西宁。

三世祖:苏得位,俊恭子,苏得全,俊敬子,居西宁,事迹不详。

四世祖:苏德,得位子,早年携眷属迁居互助沙塘川三其堡。苏善,居西宁,事迹不详。

五世祖:苏尚珍,居沙塘川三其堡。苏尚珠居西宁,事迹不详。

六世祖:苏存礼,苏存智,居沙塘川三其堡,事迹不详。

七世祖:苏昌云,苏昌雨,居沙塘川三其堡,事迹不详。

八世祖:苏玉琏,苏玉胡居沙塘川三其堡,事迹不详。

九世祖:苏元戎,苏元贞,苏元享,居沙塘川三其堡,事迹不详。

十世祖:苏周玺,苏周印,苏周宪,苏周淇居沙塘川三其堡,事迹不详。

 

三、青海苏氏先贤业绩

先祖苏平基及其十三世孙苏煦任军职期间,以保一方百姓平安为己任,恪尽职守,严予律己,英勇杀敌,精忠报国。朝廷赐准缮建苏氏家祠,至今苏家河湾苏氏祠堂已成为海内外游客来青海参观游览的一道靓丽胜景,被政府列为古建筑保护单位。

苏煦子文品、文纪,入籍新添堡,为人处世谦和友善,忠义孝亲,胸怀大志。贾尔藏苏有德,学业有成,考举贡生,授任当地乡官(老爷),肩负重任后,为黎民百姓公平办事,尽忠尽职,反对以强凌弱,提倡忠孝节义,赢得百姓赞誉。大通苏天耀,据甘肃省大通旧县志孝义栏记载:“苏天耀心地忠厚,家皆业农,瓜衍椒繁,而子孙代守其裘,服田力穑,不知他务,然间亦有读书入庠者。

”苏广玉,西宁苏家河湾人,明万历十八年投时任陕西总兵柴国柱将军麾下,拔左营授先锋之职,万历二十三年在甘山、南川,康缠三捷中屡建奇功,于海北刚察之役中不幸阵亡,为国捐躯,圣朝廷追赠懿文泯公,予以嘉奖。苏广训,互助县南门峡大老虎沟人,清道光年考举廪生,被甘肃省大通县志人品上科著录。

苏文美,大通县人,一九三七年九月随马彪骑兵师参加抗日战争,一九三九年九月在皖豫交界处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终年三十八岁。

苏文兴,大通县人,国民党“警官学校”第十一期毕业,一九四八年任重庆西南长官公署科长,精通藏文、藏语,主管川、康、藏、云四省边境事务。

苏萍(女),青海化隆县南街人,甘肃省政协常委,甘肃省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酷爱歌舞,擅唱西北民歌花儿,演唱风格优美,多次获得大奖,被西北人誉为花儿皇后。曾赴朝鲜访问演出受到朝鲜领袖金日成主席接见。

苏良荣,大通县长宁镇新寨人,由于他锻造制作的铁器物美价廉,被冠以苏铁之雅号。

邹生兰(女),苏恩之母,大通县长宁镇新寨人,一生勤劳善良,为人妻母后,孝敬公婆,侍奉丈夫,为人处事的优秀品格被乡亲们不断传颂。

苏家河湾(现今西宁海湖新区地段),丹噶尔,互助红崖沟,化隆等地苏氏家谱均有各支脉先祖为人忠厚善良,勤奋创业,助人济贫等等先进事迹的叙述。

 

四、青海苏氏的现状

青海苏氏在六百余年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许多坎坷磨难,饱经民族斗争的祸患,在“回、撒”反清起义的无情烧杀抢掠中,殉难同胞无数,多有绝后者。亦有极少数被匪乱裹挟随回教,还有少数人入籍土族者。

新中国成立后,青海苏氏获得新生。苏氏族人勤奋耕耘,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区居住环境优雅,户均住房面积约在二百平方米左右。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人员中培养出了三名厅级干部,十一名副县级以上干部。抗美援朝战争捐躯者一名(苏生珍,苏家河湾人);一九五八年青海玉树剿匪战斗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一名(苏援邦,苏家河湾人)。

 

五、青海苏氏的分布及人口

 

青海苏氏当今主要分布在境内西宁市、互助县、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化隆县、门源县、乐都县等。其中互助县分布在丹麻镇、南门峡、五峰乡、威远镇、东沟乡、哈拉直沟乡、东山乡、红崖子沟乡,约2000人。大通县分布在新城乡、清平乡、东峡乡、桦林乡、黄家寨镇、长宁镇、景阳乡,约2000余人。湟中县分布在拦隆口乡、甘河镇、丹麻乡、总寨镇、维新乡,约1700人。湟源县下勃项村约九十余人。化隆县南街村约三百余人。门源县东川乡、西山乡约二百余人。乐都县分布在达拉乡、碾伯镇约460人。西宁市城中、城北、城东、城西均有苏姓族人,其中以城西区苏家河湾村最为集中,约1150人。此外,外迁新疆哈密、乌鲁木齐、阿克苏、石河子等地四百余人,外迁甘肃临夏、靖远县、天祝等地约400余人。

 

六、青海苏氏祖庙、祖像、祖坟情况

青海苏氏由南朝古都南京迁青六百余年,位于西宁市城西区苏家河湾的苏氏祠堂,始建于明末清初,几经战火焚烧损毁,新建苏氏祠堂于二零零四年农历十月初一竣工。祠堂供奉苏氏元始祖“天神”画像及历代先祖画像,每逢祭日(一般来说是农历十月初一,也就是现在的寒衣节,大家一起拜祖,吃青海最有特色的食物:闹饭)苏氏族人在此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青海苏氏祖坟也未能幸免,所幸保存了始迁祖苏平基、苏平业堂兄弟俩两座古墓和大通支脉祖坟。大通窑庄村苏氏祖坟占地四十亩,如今已被列为古墓保护单位。互助县丹麻镇新添堡苏文品、苏文纪在明末所建庙宇残垣和其父苏煦任把总时所守该村城堡残壁犹存。

生成八字算命网所有分析的资料,仅供网友参考,不负法律责任!

梅州市华宇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0-2021 粤ICP备18001315号 网站地图

热爱伟大祖国 维护民族团结 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